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2025年9月23日上午,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希文楼309教室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学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以学促思强担当”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张清芳主持。
活动伊始,张清芳书记作动员讲话。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她强调,通识课程覆盖面广、育人功能突出,全体教师要主动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
在“领学核心内容”环节,张清芳书记结合《河南省大学生宗教政策法规明白卡》中与教育领域相关的条款,重点解读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高校教师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职责等内容,并结合通识课程特点,提出在《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中挖掘多民族优秀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交融的具体路径,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方向。
随后开展的知识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宗教政策法规禁令等内容设置的题目,通过现场抢答形式进行。党员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互动中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成果,强化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
在教师交流环节,党员教师围绕“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通识课程教学”展开深入研讨。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教师们一致认为,应立足通识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课程中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主渠道作用。
活动最后,张清芳书记作总结讲话。她要求全体党员教师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民族团结理念,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